不少人都人以为偷自己家的东西不犯法,或者偷拿大伯等亲戚的钱也不会违法犯罪。但这是一种误解,即便是偷自己家的钱财或者亲戚的钱,也会构成偷窃罪,紧急的还要判刑坐牢。
偷拿自己家里或近亲属财产怎处置
偷拿自家或者近亲属的财产,因为发生是什么原因多方面的,状况比较复杂,案发后被害人出于各种考虑,总是不期望司法机关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。因此,法律规定,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,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置。
应该注意的是,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,近亲属是指夫、妻、父、母、子、女、同胞亲兄弟姐妹。
但并不是说偷拿自己财物或近亲属财物的,就绝对不能追究刑事责任,不可以按偷窃罪处置。假如偷窃数额较大或巨大,同时又具备其他紧急情节,引起家庭成员和亲属愤慨,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,当然可以偷窃罪定罪处罚。
比如存在以下情形的,就能追究刑事责任:
1、多次偷窃家庭亲属财产,经教育不改,引起家庭成员和亲属不安的;
2、偷窃无生活来源的亲属财产,导致其生活困难,或导致其他紧急后果的;
3、偷窃数额特别巨大,挥霍浪费,没办法追回,给家庭成员和亲属导致重大损失的;
4、偷窃主观恶性深,多次在社会上偷窃,因种种缘由限制而偷窃数额不大,而又转为偷窃家庭亲属财产的;
5、因偷窃导致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劣变和其他紧急后果的等等。
偷窃是违法,甚至罪犯的行为,不会由于对象是自己家、近亲属而发生改变的,原则上都是要遭到道德谴责和法律追债的责任。即便不受刑事处罚,也是因得到谅解,爸爸妈妈或近亲属请求不根据犯罪处置而已。切莫因一时冲动将罪恶之手伸向身边关爱我们的人,以免导致很难挽回的情感伤害。如果已经出现了此类事情,又未能协商解决的,建议尽快联系律师进行处置,尽最大可能争取宽大处置,妥善处置有关事宜。